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未来我们为何会考虑放弃生育?全面解析各种原因

发表时间: 2024-12-17 21:34

未来我们为何会考虑放弃生育?全面解析各种原因


刚刚过去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好“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九条重点任务,在第四条任务“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提到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中央既然提到要促进生育,说明我们的生育形势真的不容乐观。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聊聊生育那些事。

当前我们的生育形势不乐观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这是2022年全国人口负增长以后,第二年持续负增长,而且降幅从-0.60‰扩大到-1.48‰,降幅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加大。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从2015年的680万人飞快下降至2023年的减少208万人。

此外, 人口学界一般以总和生育率 2.1 为世代更替水平,即只有总和生育率超过或等于 2.1, 人口才会继续增长。2023中国总和生育率约为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注:总 和 生 育 率 ,是 对 某 一 时 期 例 如 某 一 年份 中15 至 49 岁 女性分年龄生育 率 相加所得,代表每名女性49岁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数量。它反映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生育状况等因素对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影响程度。)如果按当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及相关情况来预估,到2035年中国人口将下降至13.65亿,到2050年将下降至12.45亿,到21世纪末人口将下降至5.87亿。

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对于大家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说,例如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育儿成本高等等,诚然这些都是大家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但这都不是根本原因。现在生活条件总归比以前吃不上的饭的时候要好多了吧。为什么以前生活那么苦,大家愿意生孩子,现在条件好了反而不愿意生了呢?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工业化前的时代,讲究的是“人丁兴旺”,人多意味着宗族血脉有更大的机率得到延续,更代表着在较低的生产力条件下可以有更大的力量以便在生产或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如,过去的农村,宗族势力大的家族往往掌握着村内资源的分配,小门小户大都没有置喙的权利。

进入到工业社会后,尤其是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后,一方面,物质的生产更多依赖的是资本、技术、机器等等,脑力劳动的作用在凸显,体力劳动的作用在下降,换句话说就是普通人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质得到极大丰富,人们也不在需要靠人多抱团就能获得维持生存的生产生活物质。总而言之,随着工业化的加深,我们的社会越来不再需要为了“劳动力”而生育了。相对于多生孩子,人们更愿意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此外,伴随着工业化来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的消亡,女性不再被局限于家庭之内,不在是男性的附庸,而是与男性一样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中来,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女性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以后,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追求事业与选择生育的抉择时,越来越多女性选择前者或者推迟生育。

上述的说的这些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陷入了人口衰退,只不过中国的人口衰退来的更早、来的更猛,还叠加了未富先老的结构性问题。

想让大家生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为了应对中国人口问题,我国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放开了二胎和三胎的生育政策,但出生人口出仅在放开二胎后的2016年、2017年上涨,之后又回到2016年政策实施之前的水平,并在2022年跌破1000万。近两年,随着出生人口的进一步减少,国家和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将辅助生育纳入医保、地方政府发放生育补贴等等。但是这些政策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网上呼吁国家出台更大力度实质性的促进生育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多。

除了上文说到的不愿意生育的根本原因,其实当前困扰大家生育的主要问题是育儿成本问题。育儿成本问题包括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对于育儿成本问题,呼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育补贴制度,主要包括生育津贴、育儿津贴、产假育儿假津贴、入托入园补助等。

期待政府可以对当前的问题有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