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中的聪明小鱼:揭秘其独特的繁殖方式

发表时间: 2019-04-16 23:06

农村的朋友可能都对下面的这种十分漂亮的小鱼不陌生,却未必能说出它的学名,这种小鱼名叫鳑鲏(pánɡ pí)。

在农村的河沟和池塘里,这种小鱼很常见,用罐头瓶子、筛子、或者渔网,里面放点面食或者肉食,都能钓到或者捞到,在不同的地域,它有不同的名字,四方皮、彩虹鱼、五彩鱼、小花鱼、小彩鱼、镜鱼、彩圆儿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它是鲤科鲤形目鱊亚科(鳑鲏亚科)鳑鲏属,我国有5属12种。因为外表有着绚丽的颜色,非常美观,所以这种鱼又被开发为观赏鱼类,又因为这种鱼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又常被用作药材。中医认为其性平,归肺经肾经,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可补气健脾、解毒,对身体虚弱和治疗痘疮之毒亦有极好功效。

鳑鲏属系小型鱼类,全长约3~10厘米,个别种超过15厘米,雄鱼身体大多有七彩颜色,雌鱼颜色较淡。它是杂食性鱼类,食物以藻类为主,喜欢摄食硅藻及其它藻类、少量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也会吃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一些水生昆虫等。

鳑鲏多是成群生活,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地,我国从南到北各省几乎都有分布,它们栖息在缓慢流动或静止的水域中,依靠淡水河蚌繁殖。鳑鲏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大多数种类喜欢栖息于淡水湖泊与河流浅水区,少数种类生活于清澈多石的溪流中,平时最喜欢生活于水草茂盛、水流和缓的水域中。

鳑鲏的繁殖方式很奇葩,也显示出了这种小鱼的聪明,欲交配的鳑鲏会雌雄成双成对游动,一起寻找河蚌,找到之后会以特殊的动作让河蚌张开口,然后雌鳑鲏便将产卵管插入蚌的入水管中,将长圆形的卵产到蚌的鳃腔内,接着雄鱼也在河蚌的入水口附近射精,当蚌呼吸时,就会把附近的有雄鳑鲏精液的水流吸入鳃腔,鳑鲏的精子个卵子就在那里授精。之后受精卵随水流移至蚌的鳃瓣,在那里慢慢发育,由于不断有水流进出,氧气比较充足,有温度的变化也小,所以孵化率很高。孵化出的幼鱼会在河蚌体内生活3~4周,之后才会离开河蚌自行生活。

后来生物学家发现,在鳑鲏鱼进行产卵活动之时,河蚌也会把受精卵撒在鳑鲏鱼身上,让他将河蚌的卵带向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扩展。所以,实际上鳑鲏和河蚌也是一种共生关系。